Friday 7 June 2019

“的” 、“得”和“地”

      我发现有些人常混淆“的” 、“得”和“地”的用法。我特在此温故知新地给大家上一上课吧。

      首先,我们得认识一下句子的成分,才能正确使用“的” 、“得”和“地”。句子基本上有六种成分,分别是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和补语。

主语(subject、谓语(predicate语(object)是句子的三大主要成分。主语是句子叙述的主体,多数用的是名词和代词;谓语陈述说明主语,多是动词或形容词;宾语则是被谓语支配的人、事或物,也多是名词和代词。

举个例子:“他温习功课”,句中的“他”充当主语,“温习”是谓语,“功课”则是宾语。

而,定语、状语和补语,是句子次要的成分,是用来修饰主谓宾的。

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,而“的”常常出现在定语后面。例如,“勤劳的他温习很多的功课”这局子里,“的”出现在定语“勤劳”和“很多”之后。

状语和补语两者都用来修饰谓语。只是,状语一般附加在谓语之前,而补语则是加在谓语之后,起着补充说明作用。状语的关键字是“地”,补语后面则常带着“得”字。例子如下:

他孜孜不倦地温习功课”他温习得很晚才睡

“小明深深地爱着小美” “小明爱小美爱得很深”

    “他悠闲吃着下午茶”
 
 “三轮车跑得快,上面坐个老太太,要五毛,给一块,你说奇怪不奇怪。”

“的” 、“得”和“地”,你会用了吗?

Monday 1 April 2019

“插肩而过”?—报章篇


您好,本人特地写这一小段文字,只为纠正贵报有关印度羽球超级500美君明晏与印度羽赛冠军插肩而过的体育新闻标题。正确的成语是“擦肩而过”,而不是标题所写的插肩而过。本人觉得报章在报道新闻之余,正确精准的语文运用也很重要。若身为中文报社人的中文水平也不过尔尔,又如何期望读者们通过阅读报章而令他们的中文掌握能力有所提升?

后记:

“擦()”,近也;肩,形容距离很近。“擦肩而过”,挨着肩而溜走,指没有抓住机会。成语出处是来自清朝李宝嘉的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 美君和明晏在第二局23-25微差之势败给世界第五的印尼组合,可说是离冠军那么近,又那么远。本土球迷们皆为她俩与冠军擦肩而过而感可惜。

插(chā)”,其中一个意思为扎进去,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,如“插花”插头等。插”也有加入与的意思,如“插曲”和“插班生”。至于“插肩”,我特地谷歌了一下,找到相关的有“插肩袖”。插肩袖是衣服的袖子的裁片是和肩膀上相连,也有叫连肩袖。

(写于201941日,印度羽球超级500赛决赛翌日